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0月 2023 浏览人次:2142
三、生死之谜
象邵雍这样一位非同凡响的奇才,他的出生谢世自然也有不少异于常人之处。我们回头来看他的生平经历,对他之所以成为东方划时代的预言家或许可以略窥其奥秘之一二。
邵雍,字尧夫,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涿州),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 1077 年)。宋哲宗元祐中赐溢康节,南宋咸淳初( 1174 年)从祀孔庙,追封新安伯。后世习惯称谓康节先生。
邵雍未出生前,其祖母张夫人对待邵雍的生母李夫人十分严酷,李夫人无法忍受婆婆的虐待,一天夜里,思来想去不如悬梁自尽,一死了之。就在她身心憔悴、神思恍惚之际,梦见有一神人盛满了一杯汤羹送她饮用,并对她说: “ 你不要寻短见,你不久要生一个好儿子。 ” 绝望中的李夫人靠着这一神谕支撑,忍受了婆婆的虐待,坚持地活了下来。此后不久,李夫人与丈夫一同进山,据说在云雾间看见了一头巨大的黑猿,心有所感,回家之后便有了身孕,但是因为身体太弱,怀孕后卧病不起,形神憔悴。丈夫邵古去请医生诊治,煎药护理。夜里李夫人梦见卧室门外左右两株木瓜,左边的正在开花,右边的已经枯萎。醒后李夫人将梦中所见告诉了丈夫,邵古不知道怎么想的,稀里糊涂把给妻子煎的药全都浇到了右边的那株木瓜上。临产那一天,李夫人生下的竟然是双胞胎,一男一女,男的便是邵雍,女的一生下来就是死胎。十多年后,李夫人卧病堂上,月色朦胧中看见一个女子盈盈拜倒堂前,哭着对她说: “ 母亲一时疏忽,让庸医用药毒死了孩儿,可恨! ” 李夫人说: “ 你也不要怨恨了,这都是命中注定啊。 ” 女子说: “ 如果是命该如此,为什么我的哥哥独独能够出生? ” 李夫人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话,支吾道: “ 你死他生,那也是命啊。 ” 月光下的女子悲泣甚哀,再没有说什么,飘飘摇摇隐没在夜色中。
又过了十余年,李夫人又梦见那女子哭着来向她告别: “ 只因为庸医所误,二十年才得以转生,因与母亲宿愿深重,所以,特地前来道别。 ” 说完,又哭泣着依依而去。
关于邵雍出生的这则轶闻,是他的儿子邵伯温郑重其事地记载在《邵氏闻见录》一书中的。邵伯温在文末感慨道: “ 由此事可以证明,佛学中关于轮回鬼神之说,确实不是无稽之谈啊! ”
释氏的轮回之说,邵雍是不是某一高人投胎转世,这都不属于实证科学范畴,用物质手段是永远无法证明的,我们权且当作轶闻趣事。但是,邵雍呱呱坠地之后,就有一头黑发,牙齿已生,而且会开口叫 “ 妈妈 ” ,这却是可闻可见的,不需要什么科学仪器来测试的事情。七岁的时候,一天他在院中玩耍,伏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一群蚂蚁筑巢,忽然大声叫喊起来: “ 快来看啊!!蚂蚁洞中还有别样天地,也有太阳,还有飘动的云雾呢! ” 李夫人闻声赶来,向蚂蚁洞看了半天,也一无所获。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些怪异,怕惹出什么麻烦,紧紧叮咛他,今后千万别向别人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青少年时代的邵雍,因为祖父邵德新、父亲邵古都是德行高迈、隐居不仕的学人,这种人历来多是清贫之士,布衣蔬食,贫苦自给。年纪轻轻的邵雍不得不亲自下厨做饭,奉养父母。邵雍自幼刻苦好学,立志高远,决心建功立业,匡扶天下,一展雄才,因此凡是能到手的书籍,无所不学。他读书十分投入,痴迷到了严冬不生火炉,盛夏手不执扇,常常伏案而眠,寝不就席。就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中,他用了数年时间,把所能见到的书全部读得滚瓜烂熟。有一天,他对父母感慨万分地说: “ 从前读书人都游遍天下,与古人为友,可我连家门都没有出过。 ” 父母知道他志在四方,想外出游学,全力支持他,为他准备了行李和盘缠。于是邵雍告别双亲,取道向南,渡过黄河,来到历史悠久、风云代叠的中原大地,然后又南下江汉。游览参观春秋时代齐、鲁、宋、郑等地名胜古迹期间,他风餐露宿,不畏艰险。有一次,他路经山西晋州时,与学友深夜骑马行进在山路中,天黑路险,连人带马跌落山涧。同路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赶忙攀言而下,四处寻找。等他们找到邵雍后,惊诧不已,发现他帽子虽然被毁坏,人却连皮肉都没有伤到。
邵雍在外游学日久,忽然有一天,他仿佛豁然悟到了什么,毅然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对父母说: “ 人间大道就在这里了! ” 从此闭门不出,埋头读书。在此期间,不知何故,邵古数次迁徙,先是移居衡漳(今河北南,确地无考),后又迁徙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在共城定居后,邵古把全家安置于苏门山下,又为儿子单独在百源坡上筑室一间,好让他钻研学问。当时共城县的代理县长是李之才(字挺之)。此人不但名声很大,而且是举世皆知的神秘人物陈抟老祖的第三代易学传人,他听说邵雍天资非凡,敏而好学,亲自屈尊登门造访。见面之后,他问邵雍: “ 你听说过物理性命这门学问吗? ”
邵雍连忙毕恭毕敬地躬身作揖,说: “ 能聆听先生教诲,荣幸之至! ” 并当即拜李之才为师。两人交谈之后,十分投机,李之才于是把陈抟传于种放、种放传于穆修、穆修传于他的《河图》、《洛书》和先天、后天八卦毫无保留地传给了邵雍。
李之才在《易经》研究上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人物,邵雍经这位深得真传的严师讲说,茅塞顿开。他把《周易》恭恭敬敬抄写挂在墙上,或则反复朗诵玩味,或则痴痴呆呆地观摩静思,长达三年之久不架床设铺,日夜端坐沉思。那一时期,他已经被《易经》所蕴涵的宇宙信息整个地带到了无垠无际的太空中去了。
等到他三十岁定居洛阳后,他已经是一位参透天人奥秘的易学大师了。朝中几任宰相拜倒在他的足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争先恐后地以做他的门生为荣,也就不奇怪了。
邵雍晚年,已经对身后金人南侵、北宋偏安等一系列国运事变,已经他去世的时间、死后的际遇都已经预测到了。他在临终之前,安顿了两件大事:一是告诉他的儿子邵伯温,丁未年( 1127 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天下大乱,浙江一带也逃不过兵灾。到时,民生涂炭,国无宁日。只有四川不受祸乱波及。我死以后,你带领家小迁居四川,方可躲过这一劫难。宋钦宗靖康二年正好是阴历丁未年,距邵雍去世不到半个世纪,金人果然大举入侵中原,徽宗父子被金太宗完颜晟掳掠到了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幸好邵伯温及时举家入蜀,方得免于此难。
第二件事是预先安排自己的身后盖棺定论一事。
与邵雍同时代的大学者欧阳修对邵雍心仪已久,两人却终生无缘谋面,深以为憾。儿子欧阳棐前往洛阳探望卧病的姨母,临行前,欧阳修再三叮咛他: “ 洛阳的邵尧夫我久闻大名,但未见过面。你这次去洛阳,一定要代我去拜见他。 ” 欧阳棐到了洛阳,登门向邵雍求教,邵雍一反常态,竟向这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年轻人主动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立身本末。临别时送出门外,作别之际,又对欧阳棐说: “ 希望先生日后不要忘记山野老夫的这些话啊! ” 欧阳棐莫名其妙,心想你一整天尽说些自己的事,也没有指教我什么啊!要记取和事呢?欧阳棐始终猜不透这个奇怪老头是何用意,回家便一五一十地把邵雍的情况告诉了父亲。欧阳修听后高兴地说: “ 这太幸运啦!邵先生对你的前程已有安排了。 ” 二十年后,欧阳棐官任太常博士,专门负责拟写故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议定溢号,这时,他才想起来邵雍二十年前向他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身世的用意。草拟奏章时,仿佛邵雍还活着,是他自己在挥毫泼墨一样。按照《溢法》用字的特定含义,温良好乐曰 “ 康 ” ,能固所守曰 “ 节 ” ,所以溢号为 “ 康节 ” 。
临终前一年,邵雍知道自己的大限之期已到,那年春天,他去伊川给父亲上坟,中途路过上官店,到信孝杰家小坐。以往邵雍扫坟祭祖,每次都要取信孝节家休息。信孝节拜他为师最早,其时已死,八个儿子待邵雍如父,每次路过,都迎拜恃立左右,十分恭敬。这次邵雍对他们说: “ 我下次再路过此地,就与今日不同了。 ” 信氏诸子不明白他的话,也不敢追问。等到入秋,邵雍的灵车经过上官店时,信家诸子这才明白,大为惊讶。
去世前一月,邵雍屡屡小病不断,一日昼卧,醒来后说: “ 我梦见白鹤、鸿雁自空而下,旌旗一片,有人引导我走在乱山之间,到一驿亭,司马光、吕公著已经在那里等我,与我道别。回头看驿亭的墙上,写着 “ 千秋万岁 ” 四个大字。我的灵魂已经走了,你们不要在逼我吃药了! ”
邵雍弥留之际,司马光、张载、程颐诸公都来看望他。程颐问他: “ 从此永诀,先生可有话见告? ” 邵雍举起双手合拢成一个有缺口的圆圈,程颐问: “ 什么意思? ”
邵雍用他最后的力气说道: “ 面前路经须令宽。路窄了,自己都没有立身处,别人还怎么行走? ”
当时,邵雍躺在内室,议事的人怕打扰他,都在离他很远的外面说话,正商量着想把他埋葬在洛阳城外。邵雍对众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把儿子邵伯温叫到床前说: “ 诸公想把我葬到近处,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把我埋到祖坟里! ” 人们奇怪他怎么会听到外面七嘴八舌的议论?程颐说: “ 因为他的心至虚至明,所以他什么都知道。 ”
熙宁十年七月四日后夜,这位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用他非凡的智慧和品德通过执掌权柄的朝臣对政局给予力所能及的影响的大预言家,让儿子那里笔墨,书诗一章曰:
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客问身几何?六十有七岁。仰俯天地间,浩然独无愧!然后阖然长逝。
邵雍过世 378 年,是明朝代宗景泰六年( 1455 年),洛阳城南两个农民因耕田掘得一方大石发生争执,起诉到官府,一人说石头是他挖出来的,另外一人说石头是出自他的地里。当时在任的知府虞廷玺命人将此石舁到府衙查看,见石头上面可有这样几个字:
大明景泰乙亥知府事
虞廷玺为我复兴此窝
召集擅长考古的士人勘测那块地,原来是当年邵雍的宅院,如今已经夷为平地,成了禾黍离离的农田了。虞知府干脆将其收归官府,立祠纪念邵雍。
网站制作与维护:郓城未来互联网络有限公司(创意设计,盗版必究) 备案号:鲁I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