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10月 2025 浏览人次:106
现在流行的很多风水书籍,都是宋元明清以来写的。为了门户之争,不断变换概念,新瓶换旧酒,创立门派,其中良莠不齐,伪书泛滥。
十二长生、四大水口、三元玄空、翻卦、九宫飞星等等等等,哪个不是来自八卦和奇门的衍生产物?古代所谓大师们的书籍,历经百年,后世人便奉为经典,照搬照抄不误。信不信,现在写一本风水书,百年后也成大师!
罗盘本来就是做定方向用的,如今的罗盘,都有十几层啦?再看看,如今得论年命配坐向才能安葬,还有分金,这些分明都是风水界的恶作剧。所谓的三元九运,这本来就是奇门遁甲的起局排盘理论基础,就像加减乘除法一样,如今当成了风水经典之一。按照这种衍生出来的理论,每年都得不断换房间睡、改门口……不搞笑吗?
杨公本来就是搞王宫基建的土木工程师,他不是风水师。很多所谓大师发明某种门派理论后,生怕别人不信服,便著名……杨公。
风水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自宋朝以来,大师、流派不断涌现,这是继承与发扬光大,可喜可贺。
风水理论,本来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产物,是一种朴素的哲学,其中也包含一定的科学元素。但哲学终归是哲学,过度放大了理论的作用,那就是唯心主义了,说白了,就是认为阴阳五行能改变世界。这是不可取之处。阴阳五行的核心是:通过阴阳五行去认识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附加那些神秘、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古八宅风水是一种传统风水理论,有所谓的“绝断不传秘诀”,但这类内容往往较为隐秘且在民间流传说法不一。
一、从时间起源上看,八宅之学早于大部分风水流派。
八宅之学在周朝已经开始流传了,所以有《八宅周书》之称。这不是我们根据书名臆测,《敦煌写本八宅经》就有记载沿袭了古代八宅的一些理论。敦煌遗书其内容多在魏晋时期,这个要比杨筠松等风水大师出生年代都早得多。
二、勿以八宅八卦之粗犷而论其非
古经有云:阳宅一片,阴宅一线。此不单单是从龙脉气脉上来论而已,纵是理气亦是如此。
很多人说八宅之学古法当中几乎连廿四山都不讲,只论八宫,粗糙而无理。诚然,八宅古法确是只论八宫(到《王公阳宅》才论了卦中三山),这也是阳宅一片之理的总结,而八卦八宫之理本身就是至理,所以不能因为细分了八宫为六十四卦或者三百八十四爻,就以八宫之法为非,很多风水流派发展到如今,用了非常细微的坐度,还美其名曰“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
须知:罗经廿四山本身是天星与地面感应的结果,而天星之运行有缓有急,廿四山罗经度数每山15度只是理想的均分而已,实际上这个均分本身就是一个概数,也就是说廿四山度数本身并非精确,再论其爻位之精或者廿八宿线度之精,本身就会相差越远了。
古贤有云:追求理气之精微本身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故尝有 “理气无真,峦头无假”之精论。鼓吹爻与爻之交媾、度与度之交媾,大失古仙之本旨。
爻之精微、度之精微,本身是在八卦八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384爻而非八卦,就相当于说“那小子真帅,但是他父母太丑了。”龙生龙凤生凤,这是自然之理,老鼠能生龙凤?
我们打个比方,乾、坤二卦乃诸卦之父母,二卦气感相交是必然,乾卦初爻甲子之气虽克坤卦二爻乙巳之气,不可因为以甲子立位而非乙巳之砂水。乾坤之合如同两个国家交好,爻位之克仅可说两国当中有两个百姓关系不和,两个百姓不和能让本来交好的两国反目为仇吗?
三、八宅理气之真假
关于这一点,我写过几篇文章,讨论过古今盛传的八宅书籍,书中的一些理论或者案例,也有其可操作的范围,也能找出符合其理的案例,比如古衙门多坎宅离门者,都与这些书籍或者市面上的八宅理论相合。在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北方(特别是平原地区)大部分是坎宅巽门的民宅,这是老百姓几千年经验的总结,其安全的比例是相对较高的(其中有不吉者是世人不知八宅之秘而已),古贤著书本就有引而不发的部分,多传书不传诀的规矩。
学过本门古八宅风水的人都能很清楚的厘清其中的道道。比如《青龙转案名宅---曾国藩故居白玉堂》、《八宅伏位起法之辩八宅明镜法》中案例,都不符合市面上的八宅理论,用《八宅明镜》或《阳宅三要》等八宅古籍也不能看懂。但是这不能证明八宅之法是伪法。从历史考证来讲,还真就是八宅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占的江山最大。近一两百年开始推出的方法我们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不因为抓住树枝而去否认树干的存在。
有口诀如“乾宫乾六天五祸绝延生”等,对乾宫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描述和吉凶判断,比如乾宫伏位有怎样的人丁和性格特点,乾宫坎位又会有何种状况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八宅风水等相关理论目前并没有被科学完全证实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更多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和信仰内容。在对待这类内容时,应秉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过度迷信。同时,现代建筑和生活环境与传统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古老的风水理论来指导生活和决策。如果你对风水等相关领域感兴趣,建议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历史文化内涵,但不要盲目依赖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判断。
当我们回归这个核心后,风水才是符合科学的。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能够有方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对于风水理论,我们作为后人,有必要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去伪存真。
风水书籍,有好的,但很多伪书,得擦亮眼睛。
网站制作与维护:郓城未来互联网络有限公司(创意设计,盗版必究) 备案号:鲁IP备